目前很多厂家已经采用了有效的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的方法,经过探究发现,中间包定径水口快换技术是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,接下来中包上水口厂家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种技术。
中间包快换时前后钢水的温度对快换成功与否起重要作用。前期温度宜高些,对快换比较有利,但对生产效率会有影响;温度低时,易发生水口结瘤、快换失败等生产事故.因此,对快换中间包前中间包内钢水温度提出要求:低合金钢≥1530℃,普碳钢≥1535℃.快换中间包钢包到站温度比正常温度中限高10~20℃,钢水等铸机时间不得超过10min,且钢包为正常周转、包况良好的红钢包。经不连续测温统计,中间包快换前后10min中间包内钢水平均温度变化快换时间为第五至第十分钟。快换时中间包内钢水低温度在1525℃(低点),比低合金钢熔点温度(1505℃)高20℃左右,完全符合连铸温度制度。
当连铸定径水口工作几小时后水口受钢水流冲刷变大,连铸拉速超过临界拉速,避免连铸出现拉漏生产事故就必须快换定径水口,一般设计定径水口直径1410~1510mm,拉速控制在216~310m/min,一旦拉速达到219m/min时就开始准备快换的条件(因为没有塞棒控制中包上水口,受液面影响就有可能超过临界拉速。
将备用定径水口在备用位置上通过环境温度烘烤10~30min,**水口温度达到200~300℃。当中间包液面降低至300~400mm时,按动按钮,液压缸推动备用定径水口沿滑道移向浇注位,同时原定径水口被推出浇注位,新水口开始工作,此时应适当调整拉速,然后按动“液压缸缩回”按钮,使液压缸缩回,取下液压缸。更换水口结束,连铸操作按正常浇注进行。
钢铁冶炼是一项复杂的工作,所以要注重每一个细节,中间包定径水口快换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钢材的成材率,是比较理想的换水口的方法。